两把刷子
拼音:liǎng bǎ shuā zi

两把刷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现多用于形容某人有本领、有能力、有点本事。

  • 1、也许黄龙他能统一这禹门大街,可能真有两把刷子
  • 2、张老爷子当年也是带兵打仗的手,并非文弱书生,这些年也时常与护院、保镖练习,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不像张逸文不成、武不修的。
  • 3、就学术性而言,其价值和水准显然高于一般的高考作文,毕竟人家可是顶着“才子、文霸”等帽子的,如果没有两把刷子,也顶不起来。
  • 4、我想,那时候也许我就可以找到一个方法来证明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 5、藤原马养此人已经年近四十,作为日本遣唐使的主事人,此人也是很有两把刷子的,只见他不慌不忙的走上前,略一思考,提笔就描绘起来。
  • 6、天庭比较重视洗仙池,因为这里是天庭新鲜血液来源之一,而被派到这里来接引的仙人都要有两把刷子

字义分解

  • 拼音liǎng
  • 注音ㄌㄧㄤ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MWW

(1)数目;一个加一个是两个。“两”一般用于量词和“半、千、万、亿”前。注意“两”和“二”的用法不全同。读数目字只用 “二”不用“两”;如“一、二、三、四”。小数和分数只用“二”不用“两”;如“零点二(0.2);三分之二”。序数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词前;用“两”不用“二”。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为多(“二两”不能说“两两”)。新的度量衡单位前一般用“两”;如“两吨、两公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千、万、亿”的前面;“两”和“二”都可以用;但如 “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千”在“万、亿”后;以用“二”为常。

(2)双方。

(3)表示不定的数目;和“几”差不多:过~天再说|他真有~下子|我跟你说~句话 。

(4)量词;重量单位。十钱等于一两;旧制十六两等于一斤;现用十两等于一市斤。

  • 拼音bǎ,bà
  • 注音ㄅㄚˇ,ㄅㄚ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CN
  • 五行

1. 拿,抓住:把酒(拿着酒杯)。把玩(拿着赏玩)。

2. 控制,掌握:把握。把舵。

3. 看守:把守。把门儿。

4. 自行车、手推车等的手柄:车把。

5. 可以用手拿的小捆:秫秸把儿。

6. 专权,一手独揽:把持大权。

7. 从后托起小孩两腿使之大小便的动作:把尿。

8. 介词,义为拿,处置,致使:你能把他怎么样。

9. 量词。

10. 结盟:拜把子。把兄弟。

1. 物体上便于手拿的部分:刀把儿。

2. 被人作为说笑资料的言行:话把儿。

  • 拼音shuā,shuà
  • 注音ㄕㄨㄚ,ㄕㄨㄚ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MHJ
  • 五行

shuā

1. 用成束的毛棕等制成的清除或涂抹的用具:刷子。毛刷。板刷。

2. 擦拭,涂抹,清洗:刷牙。刷墙。刷洗。印刷。刷耻(洗雪耻辱)。

3. 剔除,淘汰:刷选(剔除)。刷掉。

shuà

1. 〔刷白〕色白而略微发青。

2. 〔刷俐〕形容动作很敏捷。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