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牌
拼音: | téng pái |
注音: | ㄊㄥˊ ㄆㄞˊ |
藤牌的意思
词语解释:
藤制的盾牌。古代作战时用以遮挡敌方兵刃矢石等的护身武器。圆形,中心突向外,内有上下两藤环,可容手臂挽入,并有横木,便于执持。
引证解释:
⒈ 藤制的盾牌。古代作战时用以遮挡敌方兵刃矢石等的护身武器。圆形,中心突向外,内有上下两藤环,可容手臂挽入,并有横木,便于执持。
引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兴珠今老,然持藤牌而舞,辟易万夫,前跃八尺,后退一丈,不可敌也。”
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学的是翻斤斗,打藤牌。”
国语词典:
一种藤制的盾牌。轻而坚韧,可用来防御兵刃矢石,多见用于南方民族。
网络解释:
藤牌
- 1、记得上帝的全副军装,信心的藤牌,公义的护心镜,救恩的头盔,随时准备传扬福音信息的鞋子吗?
- 2、永春人林兴珠率福建藤牌兵赴黑龙江收复被沙俄侵略者占领的雅克萨城,战功卓著。
- 3、在这个日子里,我愿弃绝感情用事,紧握信德的藤牌,抵挡撒但在我心中一切的控告和暗示。 ()
- 4、以色列人选择新神,争战的事就临到城门。那时,以色列四万人中岂能见藤牌枪矛呢?
- 5、你的颈项像大卫建造收藏军器的高台,其上悬挂一千盾牌,都是勇士的藤牌。
- 6、明代还有手牌、燕尾牌、挨牌、藤牌等称法。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