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肝肠
拼音:jǐn xiù gān cháng
注音:ㄐ一ㄣˇ ㄒ一ㄡˋ ㄍㄢ ㄔㄤˊ
词性: 成语

锦绣肝肠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满腹诗文﹐善出佳句。语本唐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紫云仙季﹞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锦绣肠”。

语本唐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紫云仙季﹞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
宋刘过《沁园春·王汝良自长沙归》词:“还有人争説,鸣琴手段,教儂重吐,锦绣肝肠。”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李翰林》曲:“珠璣咳唾,锦綉心肠。”
宋苏轼《王晋卿示诗欲夺海石复次前韵》:“平生锦绣肠,蚤岁藜莧腹。”
《西湖佳话·六桥才迹》:“珠璣笔墨锦绣肠,谁説无妨却有妨。”

网络解释:

锦绣肝肠

  • 锦绣肝肠,成语,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九〈李白三·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后遂以”锦绣肝肠“等指满腹诗文,善出佳句。亦作“ 锦绣心肠 ”、“ 锦绣肠 ”。
  • 锦绣肝肠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jǐn
    • 注音ㄐㄧㄣ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QRMH
    • 五行

    (1)(名)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2)(形)色彩鲜明华丽:~霞|~缎。

    • 拼音xiù
    • 注音ㄒㄧㄡ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XTEN

    (1)(动)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布等上面做成花纹、图象或文字:刺~|~花儿。

    (2)(名)绣成的物品:苏~|湘~。

    • 拼音gān
    • 注音ㄍㄢ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EFH
    • 五行

    (名)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人的肝在腹腔内右上部;分为两叶;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动物淀粉;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也叫肝脏:~癌|~风|~气|~素|~炎|~脏|~功能。

    • 拼音cháng
    • 注音ㄔㄤ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ENRT
    • 五行

    (~子)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开头像管子;上端连胃;下端通肛门。起消化和吸收作用。也叫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