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
拼音: | rú zhě |
注音: | ㄖㄨˊ ㄓㄜˇ |
儒者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汉以后泛指一般读书人。
引证解释:
⒈ 尊崇儒学、通习儒家经书的人。 汉以后泛指一般读书人。
引《墨子·非儒下》:“儒者曰:‘亲亲有术,尊贤有等。’”
《史记·淮阴侯列传》:“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
明叶盛《水东日记·沉孟端》:“沉孟端先生方学,虽本世医,而通知古今,有儒者风。”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然而这些千篇一律的儒者们……一到圆形的地球,却什么也不知道。”
国语词典:
研究儒家学术的人。后泛指读书人。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儒者
- 1、古往今来,从事儒学研究的学者不知凡几,但一般不能称为儒者或儒家。
- 2、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不由其统;言虽多,不要其中;文虽奇,不济于用;行虽修,不显于众。
- 3、他由翩翩浊世佳公子至心忧家国天下的醇厚儒者再至寂寂佛门中戒律精严的苦行僧,诗词曲创作显示了他一生文化性格的流变轨迹。
- 4、在清末儒者的自我意识中,儒教不仅是和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其他宗教是一样的宗教,而且在这些儒者看来儒教是中国的“圣教”。
- 5、在孟响的记忆中,父亲从来都是一副举止庄重、神态自若的儒者形象,何时会如此狼狈不堪且忧心忡忡!他想用别的话题岔开,无奈一时语塞,只剩下点头了。
- 6、假如张敞画眉,相如病渴,虽为儒者所讥,然夫妇之情,人伦之本,此谓之正色。
字义分解
- 拼音rú
- 注音ㄖㄨˊ
- 笔划16
- 繁体儒
- 五笔WFDJ
- 五行金
(1)(名)春秋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派:~术|~生。
(2)(名)旧时指读书人:~医|老~。
- 拼音zhě
- 注音ㄓㄜˇ
- 笔划8
- 繁体者
- 五笔FTJF
- 五行火
(1)(助)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带有形容词或动词的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黄须~|卖柑~|符合标准~。
(2)(助)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共产主义~。
(3)(助)〈书〉用在“二、三、数”等数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几件事物:二~必居其一|两~缺一不可。
(4)(助)〈书〉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空气流动而成。
(5)(助)用在句尾表示命令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
(6)(代)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番|~边。
与儒者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