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
拼音: | zhào shì táo yì |
肇事逃逸的意思
词语解释:
肇事逃逸即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触犯的是交通肇事罪。
- 1、并据此提出对交通肇事逃逸作为可以构成不作为犯罪的先行作为,应根据犯罪理论依法予以正确界定。
- 2、其中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 3、本文在分析了相关情形后,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交通肇事罪中独立出新的罪名“交通肇事逃逸罪”。
- 4、她被迫参加婚姻辅导时,她的丈夫雷克斯要求离婚,她的儿子安德鲁的叛逆行为导致她为肇事逃逸事故付钱以保护他。
- 5、侄女婿“无证”肇事逃逸,被撞者竟然是舅舅舅妈。
- 6、近日,深泽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成功破获,在深泽县赵八镇西大陈村公路边上,两名行人被撞,一死一伤,肇事逃逸案件。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事
- 五笔GKVH
- 五行金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