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梁骨
拼音:bí liáng gǔ
注音:ㄅ一ˊ ㄌ一ㄤˊ ㄍㄨˇ

鼻梁骨的意思

词语解释:

鼻中隔。

引证解释:

⒈ 鼻中隔。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头面部》:“鼻孔之界骨,名曰鼻梁骨。”
明阮大鋮《燕子笺·轰报》:“把你鼻梁骨打蹋不轻饶。”

  • 1、我的鼻梁骨断了,颅骨骨折,颈部有两根骨头被高温熔化而接在一起,四根肋骨骨裂,脊椎上也有一处骨折,左肩关节脱臼,这处伤至今未曾痊愈。
  • 2、魏思源提起裤子,双手捂住自己的鼻梁骨,一瘸一拐走出厕所,“黎首辰你个新生蛋子,老子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 3、然后抡起有力的右拳砸向了那个大块头女孩的鼻梁骨
  • 4、打得痛,但不打落牙齿,也不打断鼻梁骨,总之不留下诸如此类破相的伤痕。
  • 5、张某感觉自己吃了亏,便找来了他的父亲张某某,张某某也与修车师傅发生争吵,并举手向刘某某的脸部打了一拳,致使刘某某鼻梁骨骨折,经法医鉴定为轻伤。
  • 6、他金身不败,他没有捱过揍,他有张无疤的脸,他的鼻梁骨还没碎过…所有这一切也都是剧情所需的素材。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ㄧ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THLJ
  • 五行

(1)(名)(~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也是呼吸通道:~孔|~腔|~涕。

(2)(名)〈书〉开端:~祖。

  • 拼音liáng
  • 注音ㄌㄧ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VWS
  • 五行

(1)(名)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条。

(2)(名)通常也指檩:正~|二~|无~殿。

(3)(名)桥:桥~|津~。

(4)(名)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山~。

(5)(名)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

(6)(名)南朝之一;公元502…557;萧衍所建。参看〔南北朝〕。

(7)(名)后梁。

(8)(名)(Liánɡ)姓。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EF
  • 五行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