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tǐ shì |
注音: | ㄊ一ˇ ㄕˋ |
体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体式
(1) 文字的式样,拼音字母有手写体和印刷体两种体式
(2)体裁
引证解释:
⒈ 体裁格式。
引南朝梁陶弘景《与武帝启》之三:“惟叔夜、威輦二篇,是经书体式。”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一》:“礼部奏拟立到岁试辞学兼茂科试格:‘制依见行体式,章表依见行体式。’”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虽临危抒愤,词意浅露,而其体式,亦皆楚歌也。”
⒉ 体制法度。
引《北齐书·许惇传》:“齐朝体式,本州大中正以京官为之。”
《陈书·孔奂传》:“奂博物彊识,甄明故实,问无不知,仪注体式,牋表书翰,皆出於奂。”
明李东阳《蒙泉公补传》:“为政自有体式,盗贼责兵部,姦宄责法司。”
⒊ 字体式样。
例如:拼音字母有手写体和印刷体两种体式。
国语词典:
体制、格式。
如:「诗与散文的体式不同。」
网络解释:
体式
- 1、汉语拼音字母有手写体和印刷体两种体式。
- 2、采用镁铝合金一体式机身,沿袭五面晶棱中框设计,辅以精细喷砂处理,触感细腻。
- 3、金世纪人将共同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外塑形象,全方位立体式构筑现代化企业的蓝图。
- 4、焊台与焊铁架采用分体式设计,而且体积小巧,容易摆放,特别省作空间。
- 5、在门面房的拐角处,有一个很不显眼的小招牌,上面写着“仁康牙科”,里面摆放着两张连体式牙科综合治疗台。
- 6、我们穿上球鞋,用桔色圆锥体式的告示标志来当作目标,选择团队,然后开始玩儿。
字义分解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體
- 五笔WSGG
- 五行火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tī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与体式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