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资
拼音: | mín zī |
注音: | ㄇ一ㄣˊ ㄗ |
民资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民众的资产。
引证解释:
⒈ 民众的资产。
引《逸周书·大聚》:“因其土宜,以为民资。则生无乏用,死无传尸,此谓仁德。”
《管子·四时》:“量民资以畜聚。”
网络解释:
民资
- 1、中石化此次改革在引入民资方面确实有所进步,但并未触及积存已久的顽疾,深度调整还需加快速度,其它央企应学习借鉴并加强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
- 2、我两个星期前就把移民资料寄过去了,可到现在都还没有消息。
- 3、东莞樟木头引民资改造臭水河。
- 4、今年以来,陕西省市县各级陆续开展了第一批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按照高、中、初三级分别由省、市、县认定的原则,每年认定一次。
- 5、为了在竞争激烈的“选秀”中被外资金融机构相中,作为城商行最大股东的地方政府,为其置备了丰厚的嫁奁,令民资股东和外资股东蜂拥而至。
- 6、较早沐浴西方文明雨露的梁启超在上世纪初对旧金山华人社区进行了一番考察后,评骘“中国人的缺点”有三,其一便是“有族民资格而无公民资格”。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民
- 五笔NAV
- 五行水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