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言庸违
拼音:jìng yán yōng wéi
注音:ㄐ一ㄥˋ 一ㄢˊ ㄩㄥ ㄨㄟˊ
词性: 成语

静言庸违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用于处事

引证解释:

⒈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书·尧典》:“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孔传:“静,谋,滔,漫也。言共工自为谋言,起用行事而违背之。”
蔡沉集传:“静则能言,用则违背也。”

网络解释:

静言庸违

  • 语言善巧而行动乖违。犹言口是行非。
  • 字义分解

    • 拼音jìng
    • 注音ㄐㄧㄥ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GEQH
    • 五行

    1.安定不动(跟“动”相对):~止。安~。风平浪~。~~的湖水。

    2.没有声响:寂~。清~。傍晚,公园里很~。

    3.使平静或安静:~下心来。请大家~一~。

    4.姓。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YYY
    • 五行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 拼音yōng
    • 注音ㄩ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VEH
    • 五行

    (1)(形)平凡;不高明:~才|~医|~凡|附~|昏~|平~。

    (2)(形)(动)用(用于否定式):无~细述|无~讳言|无~赘述。

    (3)(形)(助)疑问词;表示反问;岂:~有济乎|~可弃乎?

    • 拼音wéi
    • 注音ㄨㄟ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HP
    • 五行

    (1)(动)不遵照;不依从:~背|阳奉阴~。

    (2)(动)离别:久~|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