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枣
拼音:lí zǎo
注音:ㄌ一ˊ ㄗㄠˇ

梨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梨枣lízǎo

(1) 古代印书的木刻板,多用梨木或枣木刻成,所以称雕版印刷的版为梨枣

付之梨枣
wooden printing blocks (usu.made of pear and date wood)

引证解释:

⒈ 梨子和枣子。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齎梨枣饼饵,人人赠别。”
唐韦应物《答僴奴重阳二甥》诗:“贫居烟火溼,岁熟梨枣繁。”
宋陆游《焚黄》诗:“啼呼梨枣忆儿时,驹隙频经日月驰。”

⒉ 旧时刻版印书多用梨木或枣木,故以“梨枣”为书版的代称。

清方文《赠毛卓人学博》诗:“虞山汲古阁,梨枣灿春云。”
《镜花缘》第一百回:“何不以此一百回先付梨枣,再撰续编,使四海知音以先覩其半为快耶?”
苏曼殊《<画谱>自序》:“尔时何震搜衲画,将付梨枣。”

⒊ 指交梨火枣。道家所说的仙果。参阅南朝梁陶弘景《真诰》卷二。

宋苏轼《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真源结梨枣,世味等糠莝。”
王文诰辑注引施元之曰:“《真誥》:右英王夫人,授许长史曰:‘火枣交梨之树,已生君心中。犹有荆棘相杂,是以二树不见。可剪荆棘,出此树单生。’”
宋范成大《次韵施进之惠紫芝术》:“山精媒长生,仙理信可詰。梨枣本寓言,杞菊亦凡质。”

国语词典:

旧时雕版印书,用梨木枣木,故称书版为「梨枣」。

网络解释:

梨枣 (水果)

  • 梨枣又名大铃枣、脆枣等,树势中庸,发枝力强,树体中大,当年栽植当年结果,果实多数似梨形,为枣树中稀有的名贵鲜食品种。又可指梨子和枣子,或为书版的代称,或为指交梨火枣,道家所说的仙果。
    • 1、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 2、本试验以梨枣为试材,主要研究了采前套袋与采后不同浓度的碳酸氢钾和戴挫霉处理对梨枣果实贮藏效果的影响。
    • 3、结论:适时适量的灌溉制度,是节水高产优质梨枣生产的重要保证。
    • 4、介绍了梨枣果醋的制作方法,对其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讨论。
    • 5、古代刻书多用枣木、梨木雕版,凡书籍出版,均云‘付之梨枣’……
    • 6、分析减压条件对梨枣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JSU

    (1)(名)梨树;乔木或灌木;果实是普通水果,品种很多。

    (2)(名)这种植物的果实;有的地区也叫梨子。

    • 拼音zǎo
    • 注音ㄗㄠ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MIU
    • 五行

    (1)(名)枣树。

    (2)(名)(~)这种植物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