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俱摧
拼音: | yù shí jù cuī |
注音: | ㄩˋ ㄕˊ ㄐㄨˋ ㄘㄨㄟ |
词性: | 成语 |
玉石俱摧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玉石俱焚。
引证解释:
⒈ 犹玉石俱焚。
引《晋书·索綝传》:“孤恐霜威一震,玉石俱摧。”
《晋书·慕容德载记》:“脱履机不发,必玉石俱摧。”
国语词典:
不论贤愚、善恶、好坏,同时受害,尽皆毁灭。参见「玉石俱焚」条。
网络解释:
玉石俱摧
字义分解
- 拼音yù
- 注音ㄩˋ
- 笔划5
- 繁体玉
- 五笔GYI
- 五行木
(1)(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2)(形)比喻洁白或美丽:~颜|亭亭~立。
(3)敬辞;指对方身体或行动:~音|~照。
(4)(Yù)姓。
- 拼音shí,dàn
- 注音ㄕˊ,ㄉㄢˋ
- 笔划5
- 繁体石
- 五笔DGTG
- 五行金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dàn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