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é wèi céng yǒu |
注音: | ㄉㄜˊ ㄨㄟˋ ㄘㄥˊ 一ㄡˇ |
词性: | 成语 |
得未曾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前所未有,今始得之。
引唐万齐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阿宝塔之庄严,得未曾有。”
唐万齐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饭食经行,臭若香风,味同甘露,遍满一刼,周流十方,闻之者得未曾有,食之者咸登正位。”
清史震林《西青散记》卷三:“﹝宇亭﹞初不识字,礼大士三年,忽生神慧,经律论悉了了无碍,随问即答,得未曾有。”
亦作“得未尝有”。 宋苏轼《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
国语词典:
从来不曾有过。唐.万齐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何宝塔之庄严,得未曾有。」也作「得未尝有」。
网络解释:
得未曾有 (安妮宝贝改名庆山后首部作品)
得未曾有 (名词解释)
- 1、这样热烈的欢迎场面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在我市确实是得未曾有。
- 2、小说中有这般大议论,可谓得未曾有。
- 3、战至昨晨,敌军卒不支溃退,死伤之重,得未曾有。
- 4、词至南唐,二主作于上,正中和于下,诣微造极,得未曾有。
- 5、自称年三十三,凡太平天国诸将,及清军诸帅,都加贬辞,独推重曾国藩,说他知人善任,规划精严,实是得未曾有的大帅。
- 6、俚用个典故,倒也人人肚皮里才有来浪,就不过如此用法,得未曾有。 ()
字义分解
- 拼音dé,děi,de
- 注音ㄉㄜˊ,ㄉㄟˇ,˙ㄉㄜ
- 笔划11
- 繁体得
- 五笔TJGF
- 五行金
dé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děi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de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 拼音zēng,céng
- 注音ㄗㄥ,ㄘㄥˊ
- 笔划12
- 繁体曾
- 五笔ULJF
- 五行金
zēng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父。曾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céng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曾经。未曾。何曾。曾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与得未曾有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