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元帖
拼音:shēng yuán tiē
注音:ㄕㄥ ㄩㄢˊ ㄊ一ㄝ

升元帖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法帖名。南唐后主李煜出所藏古今法帖刻石,有"升元二年三月建业文房模勒上石"字样,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法帖名。 南唐后主李煜出所藏古今法帖刻石,有“昇元二年三月建业文房模勒上石”字样,故称。参阅清孙承泽《闲者轩帖考》。

宋周密《志雅堂杂钞·图书碑帖》:“江南后主,尝詔徐鉉以所藏古今法帖入之石,名‘昇元帖’。此刻在淳化之前,当为法帖之祖也。”

网络解释:

升元帖

  • 升元帖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ēng yuán tiē ,法帖名。
  • 字义分解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AK
    • 五行

    1.  容量单位。

    2.  量粮食的器具。

    3.  向上,高起,提高:升力(亦称“举力”)。升格。升华(a.固态物质直接变为气;b.喻事物的提高和精炼)。升迁。升值。升堂入室(喻人的学问造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精深)。晋升。提升。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B
    • 五行

    (1)(形)开始的;第一:~始|~旦|~月。

    (2)(形)为首的;居首的:~首|~年。

    (3)(形)主要;根本:~素|~音。

    (4)(形)元素:一~论|二~论。

    (5)(形)构成一个整体的:单~。

    (6)(名)货币单位;同“”⑥⑦。

    (7)(名)朝代。蒙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定国号为元。1297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

    (8)(Yuán)姓。

    • 拼音tiè,tiě,tiē
    • 注音ㄊㄧㄝˋ,ㄊㄧㄝˇ,ㄊㄧㄝ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HHK
    • 五行

    tiè

    1.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帖。字帖。画帖。

    tiě

    1. 便条:字帖儿。

    2. 邀请客人的纸片:帖子。请帖。

    3.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帖。换帖。

    4.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帖中药。

    tiē

    1. 妥适:妥帖。安帖。

    2. 顺从,驯服:服帖。俯首帖耳。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