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忠出孝
拼音:qiú zhōng chū xiào
注音:ㄑ一ㄡˊ ㄓㄨㄥ ㄔㄨ ㄒ一ㄠˋ
词性: 成语

求忠出孝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引证解释:

⒈ 谓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

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门。’”
南朝梁元帝《上忠臣传表》:“资父事君,实曰严敬,求忠出孝,义兼臣子。”

网络解释:

求忠出孝

  • 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 曰:‘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门。’”
  • 南朝 梁元帝 《上忠臣传表》:“资父事君,实曰严敬,求忠出孝,义兼臣子。”
  • 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字义分解

    • 拼音qiú
    • 注音ㄑㄧㄡ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IYI
    • 五行

    (1)(动)请求:~救|~教。

    (2)(动)要求:精益~精。

    (3)(动)追求;探求;寻求:~学问|实事~是|刻舟~剑|不~名利。

    (4)(动)需求;需要:供~关系|供过于~。

    (5)姓。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KHNU
    • 五行

    (形)尽心竭力;忠诚:~臣|~良|~烈|~仆|~顺|~孝|~信|~言|~勇|~直。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BMK
    • 五行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 拼音xiào
    • 注音ㄒㄧㄠ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TBF
    • 五行

    (1)(动)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孝顺

    (2)(名)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

    (3)(名)丧服: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