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告
拼音: | wú gào |
注音: | ㄨˊ ㄍㄠˋ |
无告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无告
(1) 有疾苦而无处诉说
例
英
(2) 有疾苦而无处诉说的人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孤苦无处投诉。亦指无处投诉的人。
引《书·大禹谟》:“不虐无告,不废困穷。”
孔颖达疏:“不苛虐鰥寡孤独无所告者,必哀矜之。”
《孔子家语·弟子行》:“不侮不佚,不傲无告。”
宋王禹偁《端拱箴》:“约人署吏,侵渔则少,是谓能官,惠于无告。”
鲁迅《且介亭杂文·论俗人应避雅人》:“朱子是大贤,而做官的时候,不能不给无告的官妓吃板子。”
指有苦无处诉的人。 《庄子·天道》:“吾不敖无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
国语词典:
穷困痛苦无处投诉。
网络解释:
无告
- 1、无告之人只能在同类中寻栖止。
- 2、全国城市周围都出现所谓“胡佛村”,村中的纸板棚之中聚集着贫苦无告的人们。
- 3、单身独处,贫苦无告,她变得懂人情了。
- 4、凡此无偿无告无望的,于我都是可怀可亲。嗟叹人世只是悠忽一梦,呜呼,我爱浮世绘。
- 5、他看起来一副委屈无告的可怜相。
- 6、进则不得见到皇帝,退则困于乱臣,独冤结而无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杀充。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無
- 五笔FQV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mó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与无告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