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知性
拼音:jìn xīn zhī xìng
注音:ㄐ一ㄣˋ ㄒ一ㄣ ㄓ ㄒ一ㄥˋ

尽心知性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孟子提倡的内省修行方法。谓充分发挥心中的良知良能,认识人性,不违“天命”。语出《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引证解释:

⒈ 孟子提倡的内省修行方法。谓充分发挥心中的良知良能,认识人性,不违“天命”。

语出《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宋陆游《谢曾侍郎启》:“兹盖伏遇某官尽心知性,惟道集虚,气塞天地之间,辞编《诗》《书》之策。”
宋陈亮《送吴允成运干序》:“为士者耻言文章行义而曰‘尽心知性’;居官者耻言政事书判而曰‘学道爱人’。”

网络解释:

尽心知性

  • 尽心知性,孟子用语。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和道德学说。语见《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扩充;心,指所谓天赋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知性,指认识所谓天赋给人的本性,即仁义礼智“四端”。孟子认为,人们要是能扩充和尽量发挥自己的“本心”,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四端,因为“本心”当中就包含着自己的本性,一旦“知性”,进而就可以认识“天命”。
  • 字义分解

    • 拼音jìn,jǐn
    • 注音ㄐㄧㄣˋ,ㄐㄧㄣˇ
    • 笔划6
    • 繁体盡、儘
    • 五笔NYUU
    • 五行

    jìn

    1. 完毕:用尽。说不尽。取之不尽。

    2. 达到极端:尽头。山穷水尽。尽情。自尽(自杀)。

    3. 全部用出,竭力做到:尽心。尽力。尽瘁。尽职。尽忠。尽责。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4. 都,全:尽然。尽是白的。尽收眼底。尽释前嫌。

    jǐn

    1. 极,最:尽底下。

    2. 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量(liàng )。尽管。

    • 拼音xīn
    • 注音ㄒㄧㄣ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NY
    • 五行

    (1)(名)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也叫心脏:~博|~跳。

    (2)(名)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思|~得|用~|谈~|一~一意。

    (3)(名)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圆~|重~|灯~。

    (4)(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

    1. 古同“智”,智慧。

    • 拼音xìng
    • 注音ㄒ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TGG
    • 五行

    (1)(名)性格:个~|耐~|天~。

    (2)(名)性能;性质:弹~|药~|油~。

    (3)(名)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党~|纪律~。

    (4)(形)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器官|~行为|~生活。

    (5)(名)性别:男~|女~|雄~|雌~。

    (6)(名)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