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葬
拼音: | gǎi zàng |
注音: | ㄍㄞˇ ㄗㄤˋ |
改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另择墓地安葬。
引证解释:
⒈ 另择墓地安葬。
引《仪礼·丧服》:“改葬,緦。”
郑玄注:“言改葬者,明棺物毁败,改设之,如葬时也。”
《南史·袁顗传》:“明帝忿顗(袁顗 )违叛,流尸於江,弟子彖收瘞於石头后冈。 后废帝即位,方得改葬。”
清赵翼《陔馀丛考·改葬》:“改葬起於文王也。然古人改葬,葢出於不得已……后世以迁就风水,轻动祖宗之体魄,谬矣。”
鲁迅《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法国的文艺家,这样的仗义执言的举动是常有的:较远,则如左拉为德来孚斯打不平, 法朗士当左拉改葬时候的讲演。”
国语词典:
放弃原先已安葬的墓地,而迁葬于别处。
网络解释:
改葬
字义分解
- 拼音gǎi
- 注音ㄍㄞˇ
- 笔划7
- 繁体改
- 五笔NTY
- 五行木
1. 变更,更换:改变。更(
)改。改革。改造。改善。改弦更张。朝令夕改。改编。改写。纂改。2. 姓。
与改葬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