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渡
拼音:jì dù
注音:ㄐ一ˋ ㄉㄨˋ

济渡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渡过水面。 2.引申为救助﹑拯救。 3.佛教谓救度众生脱离苦海。

引证解释:

⒈ 渡过水面。

《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毛传:“舟子、舟人,主济渡者。”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洛水泛涨,坏天津桥,以舟济渡,日有覆溺者。”
《明史·朱纨传》:“假济渡为名,造双桅大船,运载违禁物,将吏不敢詰也。”

⒉ 引申为救助、拯救。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今多务交游以结党助,偷世窃名,以取济渡。”
晋袁宏《后汉纪·质帝纪》:“宰相当济渡万民於难,不可长念乐身务游戏而已。”

⒊ 佛教谓救度众生脱离苦海。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我遗法中诸修行者,若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皆先济渡,令离流转。”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一:“一日,有髽角道人,身长九尺,抚郭背曰:‘千万人观此鬼傀儡。’ 郭悟,挽之僻处,拜求济渡。”

国语词典:

使他人安全的通过水域。佛教以苦海比喻轮回,所以使他人脱离轮回苦海也称为「济渡」。《西游记.第二二回》:「因此,特告菩萨,望垂怜悯,济渡他一济渡。」也作「济度」。

网络解释:

济渡

  • ”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我遗法中诸修行者,若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皆先济渡,令离流转。”
  • 字义分解

    • 拼音jì,jǐ
    • 注音ㄐㄧˋ,ㄐㄧ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YJH
    • 五行

    1. 渡,过河:同舟共济。

    2. 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济世。救济。赈济。周济。接济。

    3. 补益:无济于事。

    1.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2. (濟)

    • 拼音
    • 注音ㄉㄨ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YAC
    • 五行

    (1)(动)乘船或游泳横过江河等;由此到彼:横~。

    (2)(名)渡头、渡口;过江河的地方: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