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籴
拼音:duì dí
注音:ㄉㄨㄟˋ ㄉ一ˊ

对籴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向民户征购与其应缴赋税等额的粮食。

引证解释:

⒈ 向民户征购与其应缴赋税等额的粮食。

《宋书·食货志上二》“次对糴米”原注:“谓如户当输税百石,则又科糴百石,故谓之对糴。”
《宋书·高宗纪七》:“命利路三都统措置营田,以其租充减免对糴之数。”

网络解释:

对籴

  • 对籴是汉语词语,拼音duì dí ,意思是向民户征购与其应缴赋税等额的粮食。
  • 字义分解

    • 拼音duì
    • 注音ㄉ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Y
    • 五行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

    • 拼音
    • 注音ㄉㄧ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YOU
    • 五行

    (动)买进(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