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蹙
拼音: | cǎo cù |
注音: | ㄘㄠˇ ㄘㄨˋ |
草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草戚"。 2.仓猝;匆忙。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草慼”。仓猝;匆忙。
引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临涂草蹙,辞意不周。”
唐韦应物《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诗:“契阔晚相遇,草慼遽离羣。”
唐元稹《桐花诗》序:“元和五年……宿曾峯馆。山月晓时,见桐花满地,因有八韵寄白翰林诗,当时草蹙,未暇纪题,及今六年,詔许西归,去时桐树上孙枝已拱矣。”
网络解释:
草蹙
字义分解
- 拼音cǎo
- 注音ㄘㄠˇ
- 笔划9
- 繁体草
- 五笔AJJ
- 五行木
(1)(名)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
(2)(名)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干~。
(3)(名)〈口〉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4)(形)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5)(名)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ɑ)汉字形体的一种:~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书。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
(6)(名)草稿:起~|~案。
(7)(动)〈书〉起草:~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