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错
拼音:wéi cuò
注音:ㄨㄟˊ ㄘㄨㄛˋ

违错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失误;错乱。 2.违反;不遵从。

引证解释:

⒈ 失误;错乱。

《三国志·魏志·牵招传》:“昔袁公承制,得有所拜假;中间违错,天子命曹公代之,言当白天子,更假真单于,是也。”
《元典章·台纲一·设立宪台格例》:“诸官司刑名违错,赋役不均,擅自科差及造作不如法者,委监察纠察。”

⒉ 违反;不遵从。

《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虽不忍别,奈皇家规矩,违错不得,只得忍心上舆去了。”

网络解释:

违错

  • 违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éi cuò,是指失误;错乱。
  • 字义分解

    • 拼音wéi
    • 注音ㄨㄟ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HP
    • 五行

    (1)(动)不遵照;不依从:~背|阳奉阴~。

    (2)(动)离别:久~|相~。

    • 拼音cuò
    • 注音ㄘㄨㄛ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QAJG
    • 五行

    (1)(形)不对;过失:~字。

    (2)(形)交叉:~落。

    (3)(动)互相摩擦:~牙。

    (4)(动)岔开;相互避让:~开。

    (5)(形)坏、差(用于否定式):这个戏挺不~。

    (6)(名)磨玉的石头:它山之石可以为~。

    (7)(动)打磨玉石:攻~。

    (8)涂饰镶嵌(金、银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