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坛
拼音: | qī xīng tán |
注音: | ㄑ一 ㄒ一ㄥ ㄊㄢˊ |
七星坛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道教用以祭祀北斗七星的台。
引证解释:
⒈ 道教用以祭祀北斗七星的台。
引唐陆龟蒙《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诗:“唯有世尘中小兆,夜来心拜七星坛。”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都督若要东南风时,可于南屏山建一臺,名曰‘七星坛’:高九尺,作三层,用一百二十人,手执旗旛围绕。”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七星坛》:“七月朔至七夕,各道院立坛祀星,名曰七星斗坛,盖祭北斗七星也。”
国语词典:
道教祭拜北斗七星的祭坛。
网络解释:
七星坛
字义分解
- 拼音qī
- 注音ㄑㄧ
- 笔划2
- 繁体七
- 五笔AGN
(1)(数)数目。
(2)(数)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
- 拼音xīng
- 注音ㄒㄧㄥ
- 笔划9
- 繁体星
- 五笔JTGF
- 五行金
(1)(名)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罗棋布|月明~稀。
(2)(名)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射光或反射光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3)(名)(~儿)细碎或细小的东西:一~半点儿。
(4)(名)秤杆上标记斤、两、钱的小点子。
(5)(名)二十八宿之一。
与七星坛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