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邑
拼音:tiān yì
注音:ㄊ一ㄢ 一ˋ

天邑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帝王之都。指京都。

引证解释:

⒈ 谓帝王之都。指京都。

《书·多士》:“予一人惟听用德,肆予敢求尔于天邑商。”
《文选·班固<典引>》:“至于参五华夏,京迁镐亳,遂自北面,虎螭其师,革灭天邑。”
蔡邕注:“天邑,天子邑也。”
唐王勃《梓州玄武县福会寺碑》:“既而拂衣华族,入天邑而观光。”
明唐顺之《游龙门》诗:“水同瀍涧縈天邑,山接崤函锁帝臺。”
清侯方域《定鼎说》:“稽汉都渭涘,定以天邑。”

国语词典:

上天所建立的国家。比喻天子所在的京都。

网络解释:

天邑

  • 天邑,汉语词语,读作“tiān yì”,指京都。
  • 字义分解

    • 拼音tiān
    • 注音ㄊㄧㄢ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DI
    • 五行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CB
    • 五行

    (1)(名)城市;城镇:城~|通都大~。

    (2)(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