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床
拼音: | hú chuáng |
注音: | ㄏㄨˊ ㄔㄨㄤˊ |
胡床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胡床”。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又称交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胡床”。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又称交床。
引《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贼乱取牛马,公乃得渡” 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公将过河,前队适渡, 超等奄至,公犹坐胡牀不起。”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
唐杜甫《树间》诗:“几回霑叶露,乘月坐胡牀。”
宋程大昌《演繁露·交床》:“今之交牀,本自虏来,始名胡牀, 桓伊下马据胡牀取笛三弄是也。 隋高祖意在忌胡,器物涉胡言者,咸令改之,乃改交牀。”
宋陶穀《清异录·逍遥座》:“胡牀施转关以交足,穿便絛以容坐,转缩须臾,重不数斤。”
清赵翼《饭馀》诗:“携得胡牀临水坐,柳荫深处看荷花。”
姚华《曲海一勺·骈史下》:“先生杖履留春,老子胡牀玩月。”
国语词典:
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绳椅。椅脚交叉即能折叠,背后设有靠背。靠背的花样古时多为栲栳样,宋人吴渊则创制荷叶样。
网络解释:
胡床
- 1、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 2、当然这只是次要原因,主要的是因为他把两床棉被都送到小萝莉那边去了,这个飘雪的夜晚,只能自己在雕花胡床上瑟瑟发抖。
- 3、当武清再次清醒过来的时候,躺在一张胡床上,嗯,姑且叫胡床吧,以前看过电视便知道这东西叫什么。
- 4、三伯父走后,王宣之长出了一口气,想着当无人再来自己的小院,便关了院门,搬了胡床在小院紫藤架下纳凉,看着有些不安的秀珠跑进跑出,也不知道忙些什么。
- 5、天地似乎也体恤农人的艰辛,在三伏天到来之前,收割、播种、管理完毕,在乡村,六月是“挂锄”的时候,庄稼在烈日里生长,农人自可闲倚胡床追柳纳凉了。
- 6、胡床铺着的席子,虽然是用极为柔软的灯草编织而成,但叶藏还是觉得,自己的后背等一切和席子有接触的身体部位,都疼得格外厉害。
字义分解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笔划9
- 繁体鬍
- 五笔DEG
- 五行土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