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功
拼音:dà gōng
注音:ㄉㄚˋ ㄍㄨㄥ
词性: 名词

大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大功dàgōng

(1) 大功业,大功劳

great merit

(2) 奖励用语

记大功一次
extraordinary service

引证解释:

⒈ 大功业,大功劳。

《书·大诰》:“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自古以来,未有不信其言而能有大功者,亦未有不费少财而能收大利者也。”
周恩来《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的讲演》:“我们要求立即释放张杨两将军,他们是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

⒉ 奖励用语。

如:记大功一次。

⒊ 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九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为粗,故称大功。旧时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众子妇、侄妇等之丧,都服大功。已婚女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丧,也服大功。参阅《仪礼·丧服》、《清通典·礼服制》。

国语词典:

丧服五服之一。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为粗。于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之丧时服之,为期九个月。

如:「他这次表现优异,记大功奖励一次。」

词语翻译

英语
great merit, great service
法语
haut fait, grand mérite, service extraordinaire

网络解释:

大功

  • 大功是丧服名。中国古代五等丧服制第三等。丧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衰稍细,较小功略粗,故名。服孝期为九个月。凡本宗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姊妹、已嫁的姑姊妹等,又已嫁女为伯叔父,兄弟等均服之(《仪礼·丧服》及《清会典·礼部》)。据《唐律疏议·斗讼.》载,凡殴打本宗及外姻缌麻亲,杖一百,小功加一等,徒一年,大功徒一年半,殴打缌麻尊属,徒一年,小功尊属徒一年半,大功尊属如殴夫之祖父母,绞,夫之伯叔父母,徒二年半。
    • 1、她为自己的大功告成而狂喜。
    • 2、但是齐贝吉总统还没有大功告成。
    • 3、至此,您应该已经大功告成了。
    • 4、唐太宗巩固边疆,在灭掉东突厥人后,就大功告成了。
    • 5、做一件事的报酬就是大功告成。
    • 6、只要在刺骨的水中浸过三次就大功告成了。

    字义分解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DDD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

    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

    1. 古通“太”。

    2. 古通“泰”。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LN
    • 五行

    (1)(名)功劳(跟‘过’相对):二等~|立~|记一大~。

    (2)(名)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亏一篑|大~告成|好大喜~。

    (3)(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架|基本~。

    (4)(名)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物体通过的距离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