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纳树
拼音: | jīn jī nà shù |
注音: | ㄐ一ㄣ ㄐ一 ㄋㄚˋ ㄕㄨˋ |
金鸡纳树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金鸡纳树"。 2.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淡红色。树皮可以制造金鸡纳霜。产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也叫规那树。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金鷄纳树”。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淡红色。树皮可以制造金鸡纳霜。产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也叫规那树。
国语词典:
植物名。茜草科鸡纳树属,常绿乔木。原产于南美,叶子椭圆形,花为淡红色。树皮内含金鸡纳碱,可提炼出治疗疟疾的药物。目前在东印度群岛、印度及热带美洲均有栽培。也译作「几那树」、「金鸡勒树」。
网络解释:
金鸡纳树
- 1、杜松子酒的口味来源于杜松子的浆果,而碳酸奎宁水中的奎宁来自金鸡纳树。
- 2、附近长着一颗树,现在知道是一棵金鸡纳树。
- 3、此次带上的是磨制的金鸡纳树树皮,可惜熙凤现代学的是文科,对化学一窍不通,所以也提炼不出金鸡纳霜,只用树皮疗效其实也不错的。
- 4、有史以来第一次提到使用金鸡纳树皮的,是在耶稣会传教士的正式记录中。
- 5、奎宁金鸡纳树皮中的生物碱,主要用于治疗疟疾。
- 6、金鸡纳宁,辛可宁一种生物碱,,由金鸡纳树的树皮中。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金
- 五笔QQQQ
- 五行金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笔划7
- 繁体鷄
- 五笔CQYG
- 五行木
(名)家禽;品种很多;嘴短;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翅短;不能高飞:~蛋|~肉|公~|花~。
- 拼音nà
- 注音ㄋㄚˋ
- 笔划7
- 繁体納
- 五笔XMWY
(1)(动)收进来;放进来:出~|闭门不~。
(2)(动)接受:~降|采~。
(3)(动)享受:~凉。
(4)(动)放进去:~入正轨。
(5)(动)交付(捐税、公粮等):~税|交~公粮。
(6)(动)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鞋底。
与金鸡纳树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