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辰
拼音:fú chén
注音:ㄈㄨˊ ㄔㄣˊ

伏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星宿隐伏在日月交会处。亦以指隐伏的星辰。

引证解释:

⒈ 本谓星宿隐伏在日月交会处。亦以指隐伏的星辰。

《左传·僖公五年》:“童謡云:丙之晨,龙尾伏辰。”
孔颖达疏:“日月聚会为辰,星宿不见为伏……丙日将旦之时,龙尾之星伏在合辰之下。”
汉应瑒《正情赋》:“愍伏辰之方逝,哀吾愿之多违。”

网络解释:

伏辰

  • fú chén  
  • 本谓星宿隐伏在日月交会处,亦以指隐伏的星辰。《左传·僖公五年》:“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 孔颖达 疏:“日月聚会为辰,星宿不见为伏……丙日将旦之时,龙尾之星伏在合辰之下。” 汉 应瑒 《正情赋》:“愍伏辰之方逝,哀吾愿之多违。”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DY
    • 五行

    (1)(动)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案。

    (2)(动)低下去:起~|此起彼~。

    (3)(动)隐藏:潜~|~击|昼~夜出。

    (4)(名)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初~|三~天。

    (5)(动)屈服;低头承认:~输|~罪。

    (6)(动)使屈服;降伏:降龙~虎。

    (7)(Fú)姓。

    (8)伏特的简称。

    • 拼音chén
    • 注音ㄔㄣ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DFEI
    • 五行

    (1)(名)

    (2)地支的第五位。参看〔干支〕。

    (3)日、月、星的统称:星~。

    (4)古代把一昼夜分作十二辰:时~。

    (5)时光;日子:诞~。

    (6)指辰州(旧府名;府治在今湖南沅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