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
拼音:shǔ guó
注音:ㄕㄨˇ ㄍㄨㄛˊ

蜀国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泛指蜀地。

引证解释:

⒈ 泛指蜀地。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孔子庙堂碑》:“华阳曾子,鼓篋来游; 蜀国颜生,抠衣请学。”
唐刘得仁《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诗:“蜀国烟霞开,灵山水月澄。”
前蜀韦庄《清平乐》词:“何处游女, 蜀国多云雨。云解有情花解语,窣地綉罗金缕。”

  • 1、诸葛亮初出茅庐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来刘备蜀国托付给了,毕竟独木难支,诸葛亮死,蜀汉还灭亡了。 
  • 2、诸葛亮为了蜀国为了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3、吴军对面扎下了蜀国连绵的大营,这已经是一局死棋了,连胜十阵士气如虹的刘备已对陆逊将下了军。
  • 4、就这样三唬两吓,孟获不但不敢进犯蜀国,连僰道城也不敢守了,领着人马一溜烟逃过金沙江回老家去了。
  • 5、唐贞观二十三年,为旌表蜀国宰相诸葛亮奉刘备“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忠君爱国品质,更名为奉节县,一直沿用至今。
  • 6、对于姜维等人把蜀国衰落责任推给宦官黄皓时,后主并没有委过与人,只是说区区一个太监,不过是一个听喝的。

字义分解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LQJU

(1)(名)国名;三国之一;刘备所建立;(公元221—263年);在今四川省和陕西省汉中一带。

(2)(名)四川省的别称。

  • 拼音guó
  • 注音ㄍㄨㄛ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LGYI
  • 五行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