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莫遮
拼音:sū mò zhē
注音:ㄙㄨ ㄇㄛˋ ㄓㄜ

苏莫遮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苏摩遮'。亦作'苏幕遮'。亦作'苏幕遮'。
本为我国少数民族乐舞,亦指乐曲。唐代自龟兹传入。
用作词牌名,如唐吕岩《苏幙遮》
天不高
﹑宋范仲淹《苏幕遮》
碧云天
等。又因宋周邦彦《苏幕遮》词有'鬓云松'之句,故亦名《鬓云松令》。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苏摩遮”。亦作“苏幕遮”。亦作“苏幙遮”。

⒉ 本为我国少数民族乐舞,亦指乐曲。 唐代自龟兹传入。

唐张说《苏摩遮》诗之一:“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宝服紫髯鬍。闻道皇恩遍宇宙,来将歌舞助欢娱。”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泼汉胡戏……经龟兹传入长安。舞者骏马胡服,鼓舞跳跃,以水相泼。 唐时又称此舞为苏莫遮,因之乐曲也称苏莫遮曲。”

⒊ 用作词牌名,如唐吕岩《苏幙遮》(天不高)、 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等。又因宋周邦彦《苏幕遮》词有“鬢云鬆”之句,故亦名《鬓云松令》。

网络解释:

苏莫遮

  • 苏莫遮,别称苏幕遮,sū mò zhē苏莫遮(蘇莫遮)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ㄙㄨ,ㄙㄨˋ
    • 笔划7
    • 繁体蘇、囌
    • 五笔ALWU

    [ sū ]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3.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字“噜苏”。

    • 拼音mò,mù
    • 注音ㄇㄛˋ,ㄇㄨ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AJDU
    • 五行

    1. 不要:莫哭。

    2. 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3. 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

    4. 古同“漠”,广大。

    5. 姓。

    1. 古同“暮”。

    • 拼音zhē
    • 注音ㄓㄜ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AOP
    • 五行

    (1)(动)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显露。

    (2)(动)拦住。

    (3)(动)掩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