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威仪
拼音: | sì wēi yí |
注音: | ㄙˋ ㄨㄟ 一ˊ |
四威仪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语。指符合仪则的四种身体姿态:行﹑住﹑坐﹑卧。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指符合仪则的四种身体姿态:行、住、坐、卧。
引《释氏要览·入众·威仪》:“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
亦省作“四仪”。 唐皎然《花石长枕歌答章居士赠》诗:“行住四仪皆道意,不学小乘一曲士。”
清周亮工《书影》卷六:“吴门有神降於乩,自言天台泐子,智者大师之弟子,转女人身堕度者,摄入无叶堂中,教修四仪密諦,往生西方。”
网络解释:
四威仪
字义分解
- 拼音sì
- 注音ㄙˋ
- 笔划5
- 繁体四
- 五笔LHNG
- 五行金
(1)数目;三加一后所得。(名)
(2)数目:~个|~位。
(3)姓。
(4)我国民族音乐上的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