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方
拼音: | yì fāng |
注音: | 一ˋ ㄈㄤ |
义方的意思
词语解释:
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
引证解释:
⒈ 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
引《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
《左传·隐公三年》:“石碏諫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於邪。’”
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 晋葛洪《抱朴子·崇教》:“爱子欲教之义方,雕琢切磋,弗纳於邪伪。”
宋岳飞《辞男云特转恩命札子》:“臣男云始就义方,尚存乳臭。”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迂奶奶把他待得如同婆婆一般,万事都秉命而行,教子也极有义方。”
国语词典:
合乎正义的道理。
网络解释:
义方
义方 (汉语词语)
- 1、菽水承吹儿女孝,义方是训严慈亲。
- 2、这样的人是忘恩负义的:他在他的忘恩负义方面的过错,还不及给他处的人那样多。
-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 4、但是,有一个强大的文化并不意味着可以拒绝或者对普遍主义方法持有偏见。
- 5、读一本意义方长的书,能加深我们的理解能力,让灵魂感到冲突。“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每次读书,都能秒趣横生,并从中得到可贵的知识。
- 6、享乐主义方面,改革创新力度不大,小进即满情绪滋长,敢于担当精神不足,艰苦奋斗作风退化。
字义分解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3
- 繁体義
- 五笔YQI
- 五行木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与义方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