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遂事
拼音:wú suì shì
注音:ㄨˊ ㄙㄨㄟˋ ㄕˋ

无遂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臣下无君命不得自行专断。

引证解释:

⒈ 谓臣下无君命不得自行专断。

《公羊传·僖公三十年》:“冬, 天王使宰周公来聘,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公不得为政尔。”
何休注:“不从公政令也,时见使如京师而横生事,矫君命聘晋,故疾其骄蹇自专。”
徐彦疏:“﹝大夫无遂事,﹞正以臣无自专之道也。”
汉刘向《说苑·奉使》:“《春秋》之辞有相反者四:既曰‘大夫无遂事’,不得擅生事矣,又曰‘出境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则专之可也’……何也?曰:此义者各止其科不转移也。不得擅生事者,谓平生经常也;专之可者,谓救急除祸也。”
《汉书·冯奉世传》“议者以奉世奉使有指,《春秋》之义亡遂事, 汉家之法有矫制,故不得侯” 唐颜师古注:“无遂事者,谓临时制宜,前事不可必遂也。”
王先谦补注:“宋祁曰:师古误注‘遂事’,可駮。 苏舆曰:《公羊》桓八年传:‘遂者何,生事也,大夫无遂事。’此用其义。 何注:‘生,犹造也。专事之辞。’”

网络解释:

无遂事

  • 无遂事,汉语词语,出自《公羊传·僖公三十年》,指臣下无君命不得自行专断。
  • 字义分解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suì,suí
    • 注音ㄙㄨㄟ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EPI
    • 五行

    suì

    1.顺心;称意:~心。~愿。

    2.成功:百事乃~。阴谋未~。

    3.文言连词。于是:书既发,~举兵。

    suí

    义同“遂(suì)”。用于“半身不遂”。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