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礼
拼音:cháo lǐ
注音:ㄔㄠˊ ㄌ一ˇ

朝礼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参拜;朝拜。
调习﹐训练。朝﹐通'调'。

引证解释:

⒈ 参拜;朝拜。

《国语·越语下》:“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今则将行朝礼,爰申宠命,可授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
《西游记》第四回:“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礼,但侧耳以听金星启奏。”
鲁迅《故事新编·起死》:“﹝庄子﹞又拱两手向天,提高了喉咙,大叫起来:‘至心朝礼,司命大天尊。’”

⒉ 调习,训练。朝,通“调”。

《荀子·哀公》:“今东野毕之驭,上车执轡,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
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上句言驭之习,下句言马之习也。朝,与‘调’古字通……此言马之驰骤皆调习也。”

网络解释:

朝礼

  • 朝礼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参拜;朝拜。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āo,cháo
    • 注音ㄓㄠ,ㄔㄠ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FJEG
    • 五行

    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cháo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