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睢阳齿
拼音:zhāng suī yáng chǐ
注音:ㄓㄤ ㄙㄨㄟ 一ㄤˊ ㄔˇ

张睢阳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喻对敌人切齿地痛恨。

引证解释:

⒈ 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

安禄山叛乱时, 唐睢阳守张巡誓死守城,每战大呼,眥裂血流,齿牙皆碎。及城陷,贼将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眥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
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
见《旧唐书·张巡传》。后因以为忠义的典型。 宋文天祥《正气歌》:“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网络解释:

张睢阳齿

  • 张睢阳齿是汉语词汇,取典于唐朝时期张巡守城卫国心切,牙齿皆被咬碎。比喻对敌人切齿地痛恨。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āng
    • 注音ㄓㄤ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XTAY
    • 五行

    1.  开,展开:张开。张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张张”)。张榜。铺张。张灯结彩。纲举目张。

    2.  商店开业:开张。

    3.  拉紧:紧张。张力。

    4.  扩大,夸大:夸张。

    5.  放纵,无拘束:乖张。嚣张。

    6.  料理,应酬:张罗。

    7.  惊惶,慌忙:张惶失措。

    8.  看,望:张望。

    9.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10.  量词:一张纸。三张桌子。几张嘴。两张弓。

    11.  姓。

    • 拼音suī
    • 注音ㄏㄨㄟ,ㄙㄨㄟ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HWYG
    • 五行

    1.  水名。在河南,流入汩水,早已湮塞,仅有上游一支流流入惠济河。

    2.  睢县,在河南。

    3.  见“恣睢”。

    4.  姓。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JG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

    • 拼音chǐ
    • 注音ㄔ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WBJ
    • 五行

    (1)(名)人和高等动物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通称牙或牙齿。

    (2)(名)(~儿)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儿|梳~儿。

    (3)(形)带齿儿的:~轮。

    (4)(名)〈书〉年龄:~德俱尊。

    (5)(动)〈书〉说到;提起:~及(说到;提及)|不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