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拼音: | mín sú |
注音: | ㄇ一ㄣˊ ㄙㄨˊ |
词性: | 名词 |
民俗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民俗
(1) 民众的习惯;民间风俗
英
引证解释:
⒈ 人民的风俗习惯。
引《韩非子·解老》:“府仓虚则国贫,国贫而民俗淫侈,民俗淫侈则衣食之业絶。”
《史记·循吏列传》:“楚民俗好庳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
宋范仲淹《睦州谢上表》:“然后上下同心,致君亲如尧舜 ;中外有道,躋民俗於羲皇。”
清薛福成《创开中国铁路议疏》:“民俗既变,然后招商承办……可以渐推渐广,渐续渐远。”
⒉ 民众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等情况。
引《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
宋张孝祥《正提刑启》:“畴昔熟於条教,莫先图民俗之安;乃今奉以周旋,当益厉官常之守。”
清梅曾亮《送周石生序》:“奋白笔,书盈尺之纸,为国家陈民俗之急。”
国语词典:
人民百姓的风俗习惯与传统。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民俗 (一种民间文化)
民俗 (汉语词组)
- 1、环视当今中国社会中民俗的运作,有一个奇特现象:一方面,久违的民俗,如雨后春笋,到处涌现。
- 2、礼尚往来既是传统的民俗,也是人情交际的礼貌。
- 3、游人们到了那里,吃住在渔家,和渔民们一起张网捕鱼,在旅游观光的同时体验绚丽多彩的渔家民俗风情。
- 4、一路考察民俗民风把社会研究。
- 5、赵先生对民俗学研究多年,他的发言大有见地,且缜密的逻辑,很有说服力。
- 6、假期外出旅游,饱览了祖国的锦绣河山,了解了各地的民俗风情。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民
- 五笔NAV
- 五行水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与民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