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面儿
拼音:huáng miàn ér
注音:ㄏㄨㄤˊ ㄇ一ㄢˋ ㄦˊ

黄面儿的意思

词语解释:

脸色黄的人。用作詈词。

引证解释:

⒈ 脸色黄的人。用作詈词。 《新唐书·贾餗传》:“太和九年上巳,詔百官会曲江。故事,尹自门步入,揖御史。

餗自矜大,不彻扇盖,骑而入。御史杨俭、苏特固争, 餗曰:‘黄面儿敢尔!’”

网络解释:

黄面儿

  • 黄面儿:huáng miàn ér
  • 脸色黄的人。用作詈词。《新唐书·贾餗传》:“ 太和 九年上巳,诏百官会 曲江 。故事,尹自门步入,揖御史。 餗 自矜大,不彻扇盖,骑而入。御史 杨俭 、 苏特 固争, 餗 曰:‘黄面儿敢尔!’”
  •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MWU
    • 五行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QTN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