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柱体
拼音: | nǐ zhù tǐ |
注音: | ㄋ一ˇ ㄓㄨˋ ㄊ一ˇ |
拟柱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所有顶点都在两个平行平面内的多面体。两个互相平行的面称为拟柱体的底面,其余的面称为拟柱体的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称为拟柱体的高。设拟柱体的上、下底面和中截面面积分别为q1、q2、q0,高为h,则其体积v=16h(q1+4q0+q2)。
网络解释:
拟柱体
字义分解
- 拼音nǐ
- 注音ㄋㄧˇ
- 笔划7
- 繁体擬
- 五笔RNYW
- 五行木
(1)(动)设计;起草:草~。
(2)(动)打算;想要。
(3)(动)模仿:~态。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笔划9
- 繁体柱
- 五笔SYGG
- 五行木
1.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柱子。柱石。顶梁柱。
2.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柱。柱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體
- 五笔WSGG
- 五行火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tī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