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马后炮
拼音:fàng mǎ hòu pào
注音:ㄈㄤˋ ㄇㄚˇ ㄏㄡˋ ㄆㄠˋ
词性: 成语

放马后炮的意思

词语解释:

放马后炮fàng mǎhòupào

(1) 指事情过了才采取行动,或者发表意见

start firing after the enemy has gone

引证解释:

⒈ 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了,才提意见,发议论。“马后礮”,本为象棋术语。

《野叟曝言》第二九回:“人已死了,在这里放那马后礮,可是迟了。”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三:“一有问题就去解决。切记不要使问题成了堆,才来一个总结,放马后炮。”

网络解释:

放马后炮

  • 放马后炮指事情过了才采取行动,或者发表意见
    • 1、不过今年早些时候的情况已经清楚地表明,他们总是空放马后炮
    • 2、安全多下及时雨,教育少放马后炮
    • 3、如果我们在俄罗斯没有在最后时刻丢球,也许会容易些,但是放马后炮已经太晚太迟了。
    • 4、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放马后炮还有什么意思?
    • 5、安全是幸福的花,全家浇灌美如画。安全多下及时雨,教育少放马后炮
    • 6、事实上,说这些不满足以使公民反抗领导人的,只不过是在放马后炮而已。

    字义分解

    • 拼音fàng
    • 注音ㄈㄤ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TY
    • 五行

    (1)(动)解脱约束:释~。

    (2)(动)任意;随便:~任。

    (3)(动)发出:~光。

    (4)(动)扩展:~大。

    (5)(动)搁;置:~在桌子上。

    (6)(动)古指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流~。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hòu
    • 注音ㄏ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GKD
    • 五行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先来~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排。~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

    5.君主的妻子:皇~。~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

    7.姓。

    • 拼音páo,bāo,pào
    • 注音ㄆㄠˊ,ㄅㄠ,ㄆㄠ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OQNN
    • 五行

    páo

    1. 烧:炮炙。炮烙(luò)。炮制。

    bāo

    1.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炮干。

    2. 一种烹调方法,在旺火上急炒:炮羊肉。

    pào

    1. 重型武器的一类,有迫击炮、高射炮、火箭炮等:炮兵。炮弹。

    2. 爆竹:鞭炮。花炮。

    3. 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