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诡
拼音:zì guǐ
注音:ㄗˋ ㄍㄨㄟˇ

自诡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责成自己。 2.自己不同于。 3.自己诡称。

引证解释:

⒈ 责成自己。

《汉书·赵充国传》:“羌靡忘等自诡必得,请罢屯兵。”
颜师古注:“诡,责也。”
《汉书·京房传》:“今臣得出守郡,自诡效功,恐未效而死。”
宋苏辙《西掖告词·杨杰知润州》:“尔以冬官属,绩用有闻,而欲自诡以治民,朕不汝违,其究乃心,以底成效,可。”

⒉ 自己不同于。

宋陈亮《钱叔因墓碣铭》:“余以极论兵事,为一时明公巨卿之所许,而反授以《中庸》、《大学》之旨,余不能识也。而復以古文自诡於时,道德性命之学亦渐开矣。”

⒊ 自己诡称。

清谭嗣同《治言》:“异端之惑人心,何尝不自记於圣贤;私口之覆邦家,何尝不自诡於忠言。”

网络解释:

自诡

  • 自诡,是汉语词汇,拼音 zì guǐ,解释为责成自己。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HD
    • 五行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 拼音guǐ
    • 注音ㄍㄨㄟ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QDB
    • 五行

    (1)(形)欺诈;奸滑:~诈|~计。

    (2)(形)〈书〉奇异:~形|~观|~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