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引
拼音:chéng yǐn
注音:ㄔㄥˊ 一ㄣˇ

承引的意思

词语解释:

招认罪行。

引证解释:

⒈ 招认罪行。

《魏书·刑罚志》:“或拷不承引,依证而科;或有私嫌,强逼成罪。”
《唐律·断狱一·讯囚察辞理》:“若赃状露脸,理不可疑,虽不承引,据状断之。”

网络解释:

承引

  • 承引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chéng yǐn ,意思是招认罪行。
  • 字义分解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DII
    • 五行

    (1)(动)托着;接着:~尘。

    (2)(动)承担;担当。~办|~包|~印。

    (3)(动)客套话;承蒙:昨~热情招待;不胜感激。

    (4)(动)继续;接续:继~|~先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

    (5)(动)姓。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XHH
    • 五行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