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芋
拼音:yě yù
注音:一ㄝˇ ㄩˋ

野芋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种野生的芋。

引证解释:

⒈ 一种野生的芋。

《太平御览》卷九七五引晋张华《博物志》:“野芋食之煞人,家芋种之三年不收,后旅生,亦不可食。”
《太平御览》卷九七五引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蜀录》:“李雄尅成都,众甚飢馁,乃将民就穀于郪,掘野芋而食之。”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芋》﹝附录﹞:“弘景(陶弘景 )曰:‘野芋形叶与芋相似,芋种三年不採成梠芋,并能杀人。误食之烦闷垂死者,惟以土浆及粪汁、大豆汁饮之,则活矣。’ 陈藏器曰:‘野芋生溪涧侧,非人所种者,根、叶相似。又有天荷,亦相似而大。’”

国语词典:

植物名。天南星科野芋属,多年生草本。原产于美洲或南非。叶呈心脏形,长叶柄,夏初开白色花,排列成肉穗花序,花外围有叶变形而成的佛燄包,呈白色喇叭状。具观赏价值。

词语翻译

德语
Colocasia antiquorum

网络解释:

野芋

  • 野芋所属被子植物门,分布于江南各省等地。野芋荷又名野芋、老芋、野芋艿、野芋头、红芋荷、野山芋、土芝、麻芋子、石芋 湿生草本。块茎球形,有多数须根;匍匐茎常从块茎基部外,伸,长或短,具小球茎。
    • 1、车行一路都是山,满山是宽大的野芋叶,绿得叫人喘不过气来山色越来越矜持,秋色越来越透明车往上升,太阳往下掉,金碧的夕晖在大片山坡上徘徊顾却,不知道该留下来依属山,还是追上去殉落日张晓风。 
    • 2、中毒的两名女子躺在病床上输液,旁边摆放的就是惹祸的野芋头。
    •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乔志强指出,野芋味辛、性寒,归心、肝经,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
    • 4、野芋山姜杂土薯,田螺坦蚬软虾菹,只须一味禾花雀,不数珠江马鲚鱼。
    • 5、仙馆里还有三间发电房,如今只余破败的一栋,隐藏在一丛野芋叶和一株巨大的杨桃树下。
    • 6、日前,一名在市二医院救治数日的食野芋中毒的女士终于出院,她后悔听信了野芋头煲汤有排毒等功效的民间传言。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ㄝ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JFCB
    • 五行

    (1)(名)野外:~地|~外。

    (2)(名)界限:视~。

    (3)(名)指不当政的地位:在~|下~。

    (4)(形)不是人所饲养或培植的(动物或植物):~花|~草|~兽。

    (5)(形)蛮横不讲理;粗鲁没礼貌:~蛮|粗~|撒~。

    (6)(形)不受约束:~性|玩~了。

    • 拼音
    • 注音ㄩ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AGFJ
    • 五行

    (1)(名)草本植物;块茎供食用。

    (2)(名)这种植物的块茎。

    (3)(名)泛指马铃薯、甘薯等植物:~头|姜~|菊~|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