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杖理民
拼音:shù zhàng lǐ mín
注音:ㄕㄨˋ ㄓㄤˋ ㄌ一ˇ ㄇ一ㄣˊ
词性: 成语

束杖理民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

引证解释:

⒈ 谓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有刑罚徒流绞斩,吊拷絣把。设而不用,束杖理民宽雅。”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则要你奉公守法,束杖理民。”
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一折:“上圣自从隋煬帝封为嘉州太守,爱惜黎庶,束杖理民。”

国语词典:

束杖,收起刑具,不滥施刑罚。束杖理民指为官宽仁爱民。

网络解释:

束杖理民

  • 指治理百姓不滥用刑罚。形容为官宽仁爱民。束杖,收起刑具。理民,治理百姓。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ù
    • 注音ㄕ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KII
    • 五行

    (1)(动)捆缚;系(jì)

    (2)(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一~鲜花。

    (3)(名)聚集成一长条的东西:电子~。

    (4)(动)控制;约束:拘~|~手~脚。

    (5)姓。

    • 拼音zhàng
    • 注音ㄓㄤ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SDYY
    • 五行

    (1)(名)拐杖、手杖。

    (2)(名)泛指棍棒:擀面~。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GJFG
    • 五行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NAV
    • 五行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