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珠
拼音:yí zhū
注音:一ˊ ㄓㄨ

遗珠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遗失珍珠。语出《庄子·天地》:“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元 袁桷《康乐图》诗:“悲懽蚁旋水东注,遗珠 罔象 迷其津。”
2.指遗失的珍珠。唐 张籍《罔象得玄珠》诗:“赤水 今何处,遗珠已渺然。”元 丁鹤年《题画葡萄》诗:“碧云凉冷驪龙睡,拾得遗珠月下归。”明 李东阳《再赠三首用前韵》之二:“荆山 有抱玉,沧海有遗珠。”
3.喻指弃置未用的美好事物或贤德之才。宋 俞文豹《吹剑录》:“古今诗人,间见层出,极有佳句,无人收拾,尽成遗珠。”清 裘日脩《南闱揭晓日示多士》诗:“只愁结就珊瑚网,别有遗珠可奈何?”鲁迅《集外集拾遗·<新俄画选>小引》:“这区区十二页,又真是实不符名,毫不能尽绍介的重任,所取的又多是版画,大幅杰构,反成遗珠,这是我们所十分抱憾的。”

引证解释:

⒈ 谓遗失珍珠。

语出《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元袁桷《康乐图》诗:“悲懽蚁旋水东注,遗珠罔象迷其津。”

⒉ 指遗失的珍珠。

唐张籍《罔象得玄珠》诗:“赤水今何处,遗珠已渺然。”
元丁鹤年《题画葡萄》诗:“碧云凉冷驪龙睡,拾得遗珠月下归。”
明李东阳《再赠三首用前韵》之二:“荆山有抱玉,沧海有遗珠。”

⒊ 喻指弃置未用的美好事物或贤德之才。

宋俞文豹《吹剑录》:“古今诗人,间见层出,极有佳句,无人收拾,尽成遗珠。”
清裘日脩《南闱揭晓日示多士》诗:“只愁结就珊瑚网,别有遗珠可奈何?”
鲁迅《集外集拾遗·<新俄画选>小引》:“这区区十二页,又真是实不符名,毫不能尽绍介的重任,所取的又多是版画,大幅杰构,反成遗珠,这是我们所十分抱憾的。”

国语词典:

遗失珍珠。语本《庄子.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后比喻人才被埋没或珍贵事物湮灭消失。《新唐书.卷一一五.狄仁杰传》:「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网络解释:

遗珠 (图书)

  • 《遗珠》是2010年海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鋉霞。
  • 遗珠 (词语解释)

  • 遗珠,指遗失的珍珠,出自道家学派经典著作《庄子·天下》。
    • 1、苏小友的见识果然不凡啊,老朽倒是落得下乘了,小友果然是沧海遗珠啊,哈哈,可有想过入世为官,老朽可以帮你举荐。 
    • 2、有水灵儿的帮助和指点没过多久孔飞就将沧海遗珠和流云玉截与自己的魂魄融为一体,从此人、珠、杖三者合一,实现了完美的锲合。
    • 3、龙飞宇弱弱的说了最后一个字,便感觉胸口大量失血,身体上大量的血液向那神龙遗珠中汇聚而去。
    • 4、当我们回归心海深处,那片幽蓝深静中,我是鲛人,依然会为你落泪成珠。爱是沧海遗珠
    • 5、现在情况危急,这是沧海遗珠,你赶紧注入些真气进去!
    • 6、他一辈子都花在古物的挖掘,自称是沧海遗珠的探求者。

    字义分解

    • 拼音yí,wèi
    • 注音ㄧ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KHGP
    • 五行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wèi

    赠与;送给:~之千金。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RIY
    • 五行

    (1)(名)珠子:~宝|~翠|~帘。

    (2)(名)(~儿)小的球形的东西: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