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
拼音: | jī lóng shì |
注音: | ㄐ一 ㄌㄨㄥˊ ㄕˋ |
基隆市的意思
词语解释:
在台湾省本岛北岸。1945年设市。人口34.8万(1988年)。旧名“鸡笼”,因群山环抱,形似鸡笼得名。又因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下雨,又有“雨港”之称。是台湾省重要海港和渔业基地。附近产煤,是省内重要的煤炭基地和火力发电中心之一。名胜古迹有基隆公园、云泉寺、月眉山灵泉寺、仙洞岩等。
国语词典:
城市名。为我国第二级行政区,位于台湾东北部,面积约一三二平方公里。旧名「鸡」,光绪元年(西元1875)因其名不雅而改为「基隆」,取基地昌隆之意。为台湾北部第一大港,全台第二大港,水产产业发达,以多雨著名,故有「雨港」之称。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字义分解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笔划11
- 繁体基
- 五笔ADWF
- 五行土
(1)(名)基础:房~|地~|路~。
(2)(形)起头的;根本的:~层|~数。
(3)(名)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原子;被看做是一个单位时就叫基;如羟基、氨基。
- 拼音lóng,lō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11
- 繁体隆
- 五笔BTGG
lóng
1.盛大:~重。
2.兴盛:兴~。
3.深厚;程度深:~情厚谊。~冬。
4.凸起:~起。
lōng见"黑咕隆咚"、“轰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