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ín xià |
注音: | ㄌ一ㄣˊ ㄒ一ㄚˋ |
临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从高望下。
引《国语·晋语七》:“悼公与司马侯升臺而望曰:‘乐夫!’对曰:‘临下之乐则乐矣,德义之乐则未也。’”
⒉ 指治理下属。
引汉蔡邕《陈太丘碑》:“不徼訐以干时,不迁贰以临下。”
南朝梁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在上哀矜,临下庄敬。”
《北齐书·幼主纪论》:“网罗俊乂,明察临下,文武名臣,尽其力用。”
鲁迅《坟·论照相之类》:“治吴时候,如此骄纵酷虐的暴主(指孙皓 ),一降晋,却是如此卑劣无耻的奴才。 中国常语说,临下骄者事上必谄,也就是看穿了这把戏的话。”
网络解释:
临下
- 1、由于我军居高临下,敌人最终放弃了进攻。
- 2、这阴冷声音的发出者,是一个鹰鼻青年,他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冷漠的目光注视着叶云和云婉儿,脸庞空洞没有一丝表情。
- 3、有一只公鸡长得非常高大,通红通红的冠子,全身都披着漂亮的羽毛,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尾巴上的羽毛更是五颜六色,各外耀眼。它还有两条金黄色的粗壮的腿,走起路来趾高气扬的,一副旁若无人、居高临下的样子。
- 4、俄之形势广博无垠,以一面制三面,有长驾远驭之威,有居高临下之势,且旷土既多,以其地之产养其地之人而有余。
- 5、公文包内有英文课本、报纸、杂志、辞典、参考书、万金油、八卦丹之类,他取出一份报纸,戴上墨镜,爬上座椅,居高临下,面孔铁青,威震八方,自顾自翻报。
- 6、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居高临下的出处。
字义分解
- 拼音lín
- 注音ㄌㄧㄣˊ
- 笔划9
- 繁体臨
- 五笔JTYJ
- 五行火
1. 从上向下看,在高处朝向低处:照临。临渊羡鱼(看着深潭里的鱼,很希望得到;喻只作空想,不做实际工作)。
2. 到,来:光临。莅临。亲临。
3. 遭遇,碰到:临时。面临。
4. 挨着,靠近:临近。临街。临终。临危。临阵磨枪。
5. 照样子摹仿字画:临摹。临帖。临写。
6. 旧时指帝王上朝:临朝。临政。
7. 姓。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3
- 繁体下
- 五笔GHI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与临下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