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变
拼音:zhì biàn
注音:ㄓˋ ㄅ一ㄢˋ

制变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言应变。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应变。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兵者不可预言,临难而制变者也。”
金王若虚《<新唐书>辨下》:“吾平生所事,皆适时制变,不专始谋。”
明唐顺之《请游兵疏》:“纵有窃发,扑灭不难,又所谓制变於无形者也。”

国语词典:

应变、处理突发的事变。

网络解释:

制变

  • 汉语词语,解释为犹言应变。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MHJ
    • 五行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

    • 拼音biàn
    • 注音ㄅㄧㄢ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OCU
    • 五行

    (1)(动)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

    (2)(动)改变(性质、状态);变成:后进~先进。

    (3)(动)使改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4)(形)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

    (5)(动)变卖:~产。

    (6)(名)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乱。

    (7)(名)指变文:目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