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台
拼音:shān tái
注音:ㄕㄢ ㄊㄞˊ

山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民间建造的寺院。与官方赐额或建造的寺院相对。

引证解释:

⒈ 民间建造的寺院。与官方赐额或建造的寺院相对。

唐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记》:“武宗皇帝始即位,独奋怒曰:‘穷我天下,佛也。’始去其山臺野邑四万所。”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杂识》:“官赐额者为寺;私造者为招提、兰若, 杜牧所谓山臺野邑也。”

网络解释:

山台

  • 山台,读音shān tái ,汉语词汇,解释为民间建造的寺院。
  •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MMM
    • 五行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 拼音tái,tāi
    • 注音ㄊㄞˊ,ㄊㄞ
    • 笔划5
    • 繁体臺、颱、檯
    • 五笔CKF
    • 五行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