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挑一
拼音:bǎi lǐ tiāo yī
注音:ㄅㄞˇ ㄌ一ˇ ㄊ一ㄠ 一
词性: 成语

百里挑一的意思

词语解释:

百里挑一bǎilǐ-tiāoyī

(1) 一百个中间选一个,形容极为出色或少见

a top-notch (cream) of the crop;one in a hundred

引证解释:

⒈ 形容不可多得。

《红楼梦》第一二〇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对呀, 萧队长、王同志、刘同志,都是百里挑一的人品,还能要你们娘们?”

⒉ 谓挑选严格。

毛泽东《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我们有人民的支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踊跃报名参军。对报名参军的人挑得很严,百里挑一,人们说比挑女婿还严。”

国语词典:

一百个当中挑选一个。比喻极为优秀、难得的人或物。

网络解释:

百里挑一 (成语)

  • 百里挑一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ǎi lǐ tiāo yī,意思为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 1、那姑娘论长相,论本事,在我们村都是百里挑一的。
    • 2、张英是我们厂百里挑一的女青年。
    • 3、李晓同学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学校百里挑一的学生。
    • 4、她是我们城市百里挑一的美人。
    • 5、姐姐长得漂亮,又有文化,在村里算得上百里挑一的姑娘。
    • 6、小明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学习成绩优秀,真是个百里挑一的人才。

    字义分解

    • 拼音bǎi
    • 注音ㄅㄞ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JF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D
    • 五行

    [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 拼音tiāo,tiǎo
    • 注音ㄊㄧㄠ,ㄊㄧㄠ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IQN
    • 五行

    tiāo

    1. 扁担等两头挂着东西,用肩担着:挑土。挑夫(旧时以给人挑货物行李为业的人)。

    2. 挑的东西:挑担。

    3. 挖取:挑荠菜。

    4. 量词,用于成挑儿的东西:一挑儿白菜。

    5. 选,拣:挑选。挑拣。挑剔。挑肥拣瘦。

    6. 古同“佻”,佻达。

    tiǎo

    1. 用竿子棍棒等的一头举起或支起:挑起帘子。

    2. 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来:挑打。

    3. 拨弄,引动:挑拨。挑动。挑头。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