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瑱
拼音:guī tiàn
注音:ㄍㄨㄟ ㄊ一ㄢˋ

规瑱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语本《国语.楚语上》:"﹝白公再谏,﹞王病之,曰:'子复语,不谷虽不能用,吾憗置之于耳。'对曰:'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牦﹑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遂趋而退,归,杜门不出。"韦昭注:"规,谏也。瑱,所以塞耳。"后世因用"规瑱"比喻进谏。

引证解释:

⒈ 后世因用“规瑱”比喻进谏。

语本《国语·楚语上》:“﹝白公再諫,﹞王病之,曰:‘子復语,不穀虽不能用,吾憗置之於耳。’对曰:‘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 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遂趋而退,归,杜门不出。”
韦昭注:“规,諫也。瑱,所以塞耳。”
明杨慎《封君乐隐李公墓志铭》:“赋性高朗,洞无城府,然立己峻而矢言直,虽所厚善以及贵势,有过必规瑱之。”

网络解释:

规瑱

  • 规瑱拼音guī tiàn,记载于《国语·楚语上》。
  • 字义分解

    • 拼音guī
    • 注音ㄍㄨ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FWMQ
    • 五行

    (1)(名)画圆形的工具:圆~|两脚~。

    (2)(名)规则;成例:校~|革除陋~。

    (3)(动)劝告:~劝|~勉。

    (4)(动)谋划;打主意:~划|~定|欣然~往。

    • 拼音tiàn,zhèn
    • 注音ㄊㄧㄢˋ,ㄊㄧㄢˊ,ㄓㄣ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GFHW

    tiàn

    1. 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的装饰物,用玉、石、贝等制成。

    2. 美玉:“荣重馈兼金,巡华过盈瑱。”

    3. 古通“填”,填充:“金精玉英瑱其里。”

    zhèn

    1. 镇压坐席的玉器:玉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