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公
拼音:nán gōng
注音:ㄋㄢˊ ㄍㄨㄥ

南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战国时楚国隐士。 2.复姓。战国有南公揭。见《史记.秦本纪》。

引证解释:

⒈ 战国时楚国隐士。

《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裴骃集解:“徐广曰:‘ 楚人也,善言阴阳。’ 文颖曰:‘南方老人也。’”
宋苏軾《竹枝歌》:“千里逃归迷故乡, 南公哀痛弹长鋏。”

⒉ 复姓。 战国有南公揭。见《史记·秦本纪》。

网络解释:

南公

  • 南公是汉语词语,读作nán gōng,指复姓,南公姓。南公,战国时期楚国人,《史记·项羽本纪》:“故楚南公曰:‘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也。中的南公就是他。
  • 字义分解

    • 拼音nán
    • 注音ㄋㄢˊ,ㄋㄚ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FMUF
    • 五行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南北。南方。南面。南国(指中国南部)。南陲(南部边疆)。南极。南半球。

    2.  姓。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CU
    • 五行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